alex

alex

誰大誰惡誰…

話說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係Daron Acemoglu、Simon Johnson同埋James Robinson。 最簡化嚟講,獎項係表提佢哋對制度形成以及制度如何影響經濟繁榮嘅研究,詳細少少其實係研究制度嘅設計可以點樣影響國家嘅經濟政策,以致國家嘅穩定同埋長期發展。 微觀啲講,我輩中學時候已經學過「制度改變人的行為」嘅概念啦(唔係都搞唔掂A Level啲題目),但係以我所知而家嘅中學係唔教㗎喇。 當然,呢幾年無論係喺呢個昔日最經齊自由度指數排第一嘅城巿,抑或是海外好多唔同嘅地方,都係因為種種原因,而造成制度嘅改變。我哋先唔講政治。講經濟——制度嘅改變可以好快就玩爛經濟,你出街望望個巿況,唔到你唔信啦。 不過其實我唔係想講香港,而係想講美國。喺我細細個嘅時候,美國係被marketed成一個自由、民主、法治、富庶、人民質素高嘅國家。但係過咗唔係好耐後,已經知道呢個國家唔係想像中咁好,而且都好多壞人吓;又過咗幾年,學識咗「偽君子」呢個term,正呀,用「偽君子」形容美國就perfect match啦。咁又再過咗一段長時間,我都係覺得美國係偽君子,而且都「偽」得幾誇張。直至侵侵上台(以及再上台),偽君子成為真小人。 其實好難講偽君子定係真小人衰啲,不過都係個句:小人當道,誰大誰惡誰正確。最睇唔過眼係霸權主義啦,我相信絕大多數人都會捍衛自己國家。我唔明點係啲人會以為侵侵再上台必定會打擊中國,攬炒都要有個底線吧?侵侵上台,被打擊嘅係(某程度上)美國以外嘅全世界(所謂嘅America First)。不過其實佢咁搞,in the long run,美國最終都係受害,你知我知單眼佬都知,係班冒毛唔知/扮唔知。 今日侵侵同布甸眉來眼去,難保聽日唔會同我哋習大大握手言和,再同金仔互相親吻,之後同猶太人反面。政治嘅嘢,我就睇唔清喇。 不過咁講,無論係玩爛咗嘅制度,定係小人當道,我相信好大程度下,喺長遠而言,制度係會(被)修正嘅。 希望明天會比今天好。

已逝去的青春不會老

我得承認,情書係一套我非常喜歡嘅電影,已經睇過好多次。劇本好,拍得好,演員演得好,音樂好,電影場景靚。記得年少時,喺房入面貼咗情書嘅電影海報。在若干年後有能力到北海道旅行時,經過小樽的電影拍攝場景,當堂感覺返晒嚟。 初次認識中山美穗,應該是讀小學時,在TVB看配音日劇偶像媽咪,劇情已經完全忘記了,只記得中山美穗和我覺得更加美麗的後藤久美子(後來嫁咗俾F1賽車手阿里斯就退出咗)。 中山美穗在突然離世時,新聞報道中後被譽為日本殿堂級演員及歌手;但係就喺不久前佢仍在世時,媒體久不久就冇嘢搵嘢嚟炒作吓,話中山樣容貌崩壞(CLS,五十幾歲有五十幾歲嘅樣唔係正常不過嘅事咩?),又再之前,常炒作佢感情生活、不倫、出軌云云。Anyway,就係冇乜講佢啲作品(咁事實上佢又唔係屬於多產嘅)。 好可能,中山美穗喺情書嘅演出太完美,形象太深入民心,於是中山美穗等於藤井樹/渡邊博子,仲要係唔會老唔會變嘅。 總有一天,我們會成為別人的回憶,所以盡力讓它美好吧。 PS: 喺Netflix睇咗一次情書,渡邊博子喺雪山同(男)藤井樹喊話依然揪心。

過了一個夏天

每年夏天都好忙,但係今天分外忙,大環境差,做嘢要比正常時期出多20%力,但都未必收得返以前80%回報。 Anyway,夏天看了巴黎夏季奧運,首先想講嘅係佢開幕禮運動員進場反傳統,唔會好似以前運動員就咁(行)進(運動)場,而係沿塞納河乘船進場、經過地標,好有趣。另外就係比賽場地安排真係抵讚,佢安排著名地標改裝成比賽場地,例如喺大皇宮睇張家朗同埋江旻憓攞金牌啦,同埋喺巴黎鐵塔下面打沙排。下一屆洛衫磯搞奧運,應該會頭痛點樣先搞得好。 至於最深刻的比賽項貝,除咗香港運動員有份參加(無論有冇獎牌都支持),有三項我想highlight記錄一下。 第一就係女子街式滑板金牌嘅吉沢恋。技術型! Full Repay: 如果傳媒冇吹大的話,佢嘅背景真係好奇幻,都幾勵志。 第二係韻律泳金牌嘅中國隊。完美展現技術與美感! Repay: 另外就係美國女子體操Simon Biles,克服心理障礙,純技術同埋難度表現。 幾個項目嘅合輯: 講完奧運,講吓最近忙啲乜。就係忙搬屋。搬過幾次屋,今次特別忙,已經係唔算太多嘢要搬㗎喇,但係因為時間好緊迫,所以好多決定同行動都要壓縮喺好短好短嘅時間做。希望一切順利。另外我想記錄一下嘅係,喺2024年,住宅租金真係高到CLS!

I Seek You; Not Found

已經被大多數遺忘咗嘅ICQ,今次終於要收皮喇。喂,你重記唔記得自己個ICQ UIN(如果你有的話)?如果冇記錯,我個UIN應該係1613xxx,不過唔知個password重係唔係有效。 睇咗啲報道,話今次ICQ關閉係代表一個時代嘅終結云云。其實講真,如果話係時代嘅終結,咁呢個時代應該已經終結咗20年。 當年微軟都係用佢嘅套路啦,內置MSN Messenger喺Windows,加埋AOL收購咗ICQ之後加咗啲新功能同埋加插廣告banner令程式又慢又臃腫,返工要扮工,用內置嘅程式緊係方便啲,啲人慢慢轉咗去MSN。至於之後ICQ再賣咗畀俄仔,MSN都收埋檔,連AOL都轉咗幾次手又係其他故事喇。 早幾年前俄仔推ICQ手機app,好似曾經吸引咗咗一批舊用戶download同埋嘗試login返個封咗塵嘅account,呢股懷舊熱維持咗幾日!之後,就冇之後喇。 其實喺呢個年代,因為資訊流通,一件產品或者一個app可以爆紅得好快,但係因為通訊軟件個用戶群好廣,又唔同講法。例如有一個通訊軟件新出咗,我覺得好好用喎,於是我唔只自己裝咗,我重介紹埋畀身邊嘅人安裝。但只要其中有部份人唔肯轉用,其實最終都係冇乜人會用,或者變成小眾工具(例如Signal)。呢個應該係所謂嘅networking effect。畢竟,用與唔用,唔係只係因為功能/效能,有時要睇埋嗰個地區嘅norm,有時重要睇埋國家力量/手段咁囉。 見到有人評論,話懷念ICQ嗰個年代,嗰個年代人好似單純啲。係呀,真㗎,諗吓而家每日收到幾多電騙電話、短信、WhatsApp、微信女,呃你錢、嘥你時間。喺以前個年代,最多都係行行吓街,有條友話自己係星探氹你上去佢office然後呃你錢,又或者買電器入咗間黑店落閘唔畀你走(呢樣都幾恐怖)。科技進步嘅其中一個結果,就係令個人嘅生活變得複雜吖嘛。

重啟

重啟——restart,究竟呢個term係正面定係負面嘅呢?見到restart,我第一個想起嘅情景就係部Iphone出咗問題要side button – volumn down 熄機再開。 又咁講,部電話出問題正常都應該係負面,但係俾得你restart,至少啲按掣重有反應;restart完load得入個正常畫面,至少有希望。咁都係正面。 但係要接受嘅事實,唔係所有嘢都可以重新嚟過。就正如boot得起入個畫面,都唔代表可以正常用到啦。 Anyway,碌到最底,呢個blog原來係2005年開始寫,再之前應該唔係用呢個系統寫blog,夾埋應該寫咗二十幾年,亦都荒廢咗好幾年。啲人已經由寫個人網頁到寫blog到碌Facebook再到而家碌IG(& 小紅書?),今時今日重寫咁多廢話,我都覺得自己好old school。心血來潮,不如清空晒啲舊posts,重啟一次好嗎?